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。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。*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。专著《宏观经济结构研究》,入选“当代经济学文库”。试图建立打通长期与短期、宏观与中观、实体与货币、政策与经济、国际与国内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。
2018年 12月 17日 5:39 AM| 宏观经济 央行 调查&分析
事件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.25万亿元人民币,预期12000亿元,前值6970亿元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.52万亿元人民币,预期13340亿元,前值 7288亿元; M2货币供应同比...
2018年 9月 19日 1:22 AM| 宏观经济 调查&分析 评论
导读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,人口带来的居住需求更是房地产发展的根基。我们在业内提出了广为流行的标准分析框架:房地产长期看人口、中期看土地、短期看金融,基于该框架在2015年房价大涨前夜成功预测了一线房价翻一倍,被评为
金融周期波动的核心在于信用的收缩与扩张,金融周期上半场货币宽松,信贷扩张,资产价格上升,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各部门加杠杆,债务率迅速攀升。信贷资本的扩张带有强烈的自融性、顺周期性,而债务的扩张不具备可持续性,一旦到达临界点则资
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、通胀、就业、资产价格、收入分配等都有显著影响,而货币超发将导致通胀高企、资产价格大涨、金融债务风险上升、财富分配差距拉大,对刺激经济增长在短期有效、但长期钝化,长期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制度改革、技术创新和
尊敬的各位来宾,女士们、先生们,大家下午好!首先非常感谢,欢迎大家参加首席研究框架培训会。 大家知道,我其实很少做培训,为什么呢?主要是水平比较差,研究做得也很粗糙。 但是,大家知道我的观点一直非常鲜明,你看我所有的报
1、从宏观策略经验判断,股涨债跌是经济预期向好,股跌债涨是经济预期转差,股债双杀大多是因为流动性、资金面或估值层面出问题。从近期美国PMI处于扩张期、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,结合欧洲、日本、中国等数据来看,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
为什么中国经济新周期比世界经济新周期晚了些?未来增长图景是什么样子?
2018年 1月 30日 1:48 AM| 评论
2017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于1月25-27日在京举办,论坛以新趋势、新挑战、新动力:全球金融业发展新格局为主题,全面展望金融监管、金融稳定、金融创新、金融发展等问题,共同求解全球金融业改革新动能。 以下为任泽平博士发言全文: 我们
统计局:5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落但仍在荣枯线上 非制造业PMI继续回升 综合PMI产出指数持平